
大力发展服务业
文章来源:十一运官网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06-20
“十一五”期间,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市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扩大社会就业的主渠道。必须创新发展思路,改革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坚持膨胀规模和优化结构并举,在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同时,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努力提高服务业占生产总值和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一)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发展要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体制和机制创新这个关键,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两个重点,努力在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上实现新突破,逐步实现由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服务业整体实力实现新的跨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到2010年实现增加值突破10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7%,服务业经济素质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成为全国服务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坚持以城市化拓展空间。以中心城市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城市功能的基本依托,有效拓展现代服务业的增长空间,带动形成城市多元就业空间。 坚持以市场化注入活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服务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放宽市场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条件,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努力营造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坚持以信息化增强支撑。加快发展和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及信息网络,抓紧构建一批公共信息平台和专业信息平台,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网上交易,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迅速提高全省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 (二)空间布局 根据全省区域生产力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特征,以城市为载体、以园区为基地,形成“一圈、两带、三沿”的空间布局架构,大力发展服务业聚集区,形成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为制造业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服务业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 1.依托济南都市圈,构建以消费性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为辅的综合性服务业聚集圈。 城市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商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中心,具有组织城乡商品流通、对外辐射带动等重要作用。济南要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集中布局金融和商务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服务中心,并加快向周边城市拓展业务。在城市中心区,集中布局中高档商场,形成中心商贸区,培育大型服务集团,大力发展集购物、餐饮、娱乐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积极改造提高传统商贸流通业,通过利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都市商业向周边市、县的延伸步伐,形成城乡一体、服务城乡居民的商品流通网络。优先发展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行业,不断开拓服务的新领域。 2.依托胶济和济邯、兖石和兖菏铁路,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消费性服务业为辅的两大服务业聚集带。 3.在沿海、沿黄河、沿运河区域,构建各具特色的“三沿”服务业聚集区。
编辑:胡顺伟 |
![]() |
设为首页 | 联系方式 | 版权所有:第11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网站技术维护: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