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友好人物
文章来源:十一运官网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06-20
在山东省长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千千万万的外国人与山东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以山东省“荣誉公民”为主体的外国友好人士群体。他们当中,既有山下胜由、平井龙等对鲁友好的先驱,也有渡边浩充、牧琳爱等与山东同甘苦、共患难的挚友,还有许许多多在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为山东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外国友人。他们了解山东,热爱山东,与山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把山东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同时,作为友谊的使者和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也传递了山东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了山东文化与各国文化的交流。他们的故事感动着山东,影响着所在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发展。 1988年5月爱尔兰共和国总统希勒里及夫人一行来我省访问 (一)山东省荣誉公民山下胜由:中日友好事业的先驱 1950年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之际,日中友好协会在东京宣告成立。这是中日关系史上一件大事,极其难能可贵。因为当时日本还处在以新中国为敌的美国占领军的统治下,而且就在日中友协筹备过程中,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开始侵犯朝鲜半岛,占领中国台湾,而日本就是这场侵略战争的后方基地。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日本中国友好协会诞生了。 日中友协成立不久,山下胜由先生就怀着对中国无比友好的心情加入了日中友协,成为较早开拓中日友好事业的先驱者。在此后的50多年里,为了加深中日两国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合作,他一直在积极推动与开展两国之间丰富多彩的友好交流活动。 1977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日本国内的意识形态以及政治色彩有所缓和,新的山口县日中友好协会再次成立。该协会积极吸纳山口县民成为其会员,山下胜由先生任专务理事、代理会长。虽然协会刚刚成立,但在山下胜由先生等人的精心管理下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友好交流活动也在不断探索中渐渐地丰富起来。1978年,宇部市日中友好协会的前身日中友好宇部市民协会作为一个市级民间友好团体成立,山下胜由先生先后任专务理事、理事长等职。 1982年,山东省与山口县缔结为友好省县关系,成为我省第一对省级友城,这其中包含了两省县老一辈领导人和众多友好人士的艰辛努力和殷切希望。做为山口县最大的对华友好团体,山口县日中友好协会在山下胜由先生的积极推动与领导下,与山东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友好交流活动,增进了两省县广大人民之间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友情与互信,为两省县乃至中日友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友谊的建立始于彼此间的了解,没有相互了解,友谊就无从谈起。1982年,应山下胜由先生所领导的山口县日中友好协会邀请,山东省物产展首次在山口县内举办,同时省杂技团也应邀一起在山口县内进行了巡演。虽然是第一次,但在双方的精心准备和积极组织下,展览和演出都取得了圆满成功,使山口县民对山东省有了大体的了解。多年来,“山东省物产展”成为了两省县友好交流的成功典范,截至到2000年,物产展已连续举办了19届21次,入场人次达几十万,销售额超过21亿日元,并且山东省每年都组织杂技、歌舞、武术、书画、剪纸、木版年画或烹饪等表演团与会。在物产展上,文化与经济结合,涉及多个领域,向山口县民全面展现了山东的风采,为我省丰富的物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山下胜由先生在山东省与山口县间的人员交流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功不可没。两省县缔结友好关系以来,山下胜由先生曾多次组织接待山东省访日团,至今仍活跃在第一线。原省政协主席、省友协会长陆懋增,原省政府副省长孙守璞等山东省多位领导人访日期间都受到过山下胜由先生的热情接待,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2006年,山下胜由先生不顾80多岁高龄,亲自接待了山东省青少年访日团,为团员们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号召大家努力学习,将来为日中友好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在场的人无不为山下胜由先生的谆谆教导所感染,体会到了老一辈中日友好人士的良苦用心。 为在山东省为宇部市物色一个合适的友城,山下胜由先生曾多次专门访问山东,积极收集相关市地的资料。1992年5月18日,在山下胜由先生的积极推动下,宇部市与威海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 在1997年、2002年两市结好5周年、10周年时,山下胜由先生率领宇部市各界人士组成的“市民友好之翼”代表团,乘包机访问威海,出席两市结好的庆典活动。从此,“市民友好之翼”成为友城交流的模范和榜样。 1991年10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来我省访问2007年,两市结好15周年之际,山下胜由先生又亲自率大型代表团访问威海,总结回顾双方结好15年来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成果,并就今后在经济、文化、教育、青少年交流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共识。他说来到威海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亲切而温暖,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在有生之年仍会关心和支持威海,为威海市、乃至山东省的发展鞠躬尽瘁。 身为两市友好关系的缔造者,山下胜由先生十分关心威海市的外经贸工作,通过其自身的影响力,积极推动宇部市政府、议会协助威海市政府先后在日本的东京、大阪和宇部市成功地举行了投资环境说明会,使威海市与日本的一些大商社、大企业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威海市外经贸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威海与宇部在环保、研修生派遣、青少年交流等方面的交流,促进信息、技术共享,培养友好事业接班人。 为了表彰山下胜由先生为山东省与山口县间友好交流与合作所做出的突出贡献,1994年,山下胜由先生成为第一批“山东省荣誉公民”,这是省政府授予他的殊荣,山下胜由先生非常重视它,常常会向他人提起,仿佛在述说着自己的自豪感,同时又在提醒自己责任重大。 山下胜由先生虽年事已高,背微驼,走路也不再如年轻人轻捷,但他对中国、对山东的感情却丝毫不减当年,甚至更为深切。他常说:“我做日中友好工作已45年,去过中国很多次,对中国很有感情。如果问我为什么喜欢中国,我也说不清楚,总觉得那是我们的本家,我们的好多文化都从那里传承过来,如日语里有很多汉字,我们的生活习惯相近,吃饭都用筷子,我们的长相都一样。总之,我们两国有太多的内在关联,我对中国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感”。 1979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率领庞大的中国代表团乘坐“中日友好之船”开始了访日之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初期访问日本的级别最高、人数最多的代表团。代表团第一个目的地是下关市。下关市过去叫“马关”,使中国人民备受屈辱的“马关条约”就是在这里签订的。 以改革开放的新姿态走向世界的中国派出的代表团,所到之处均受到日本人民热情友好的欢迎和接待。代表团到达下关这天,从清晨起码头上就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挤满了欢迎的人群。轮船靠岸时,鼓乐齐鸣,彩旗招展,100多名日本儿童手捧鲜花排列在码头前面,后面站着山口县知事平井龙先生,下关市市长泉田芳次和来自日本各地的日中友好团体的代表。在山口县活动期间,廖承志审时度势、顺应民意,提议青岛市与下关市建立和发展友好城市关系,并建议山东省与山口县开展友好交流。这个提议和建议表达了中日爱好和平的人们和热心中日友好事业的人们的共同心愿,立刻得到了平井龙先生等日本友好团体和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为日后山东省与日本地方自治体开展友城交流开辟了先河。 平井龙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出生在山口县的一个小城市。从柳井初中和山口高中毕业后进入东京大学法学部学习,成绩优异。他于1948年进入内务省工作,曾经担任自治省、厚生省等中央省厅和派驻爱媛县、大分县、静冈县等地方自制体的课长。1965年~1974年担任山口县总务部长,1974年~1976年担任山口县副知事,1976年~1980年担任山口县知事,以后又连续4次当选,为山口县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平井龙先生关心中日友好事业,重视开展与山东的友好合作与交流,曾7次率代表团访问山东。他与历届山东省的许多领导人多次会晤,探讨两省县之间开展宽领域、多层次合作交流的途径,为两省县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两个方面持续深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平井龙知事和山东省主要领导白如冰、苏毅然的共同推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层互访了解和精心筹备,两省县终于于1982年8月正式缔结了友好省县关系。这是山东省的第一对省级友城,为后来的友城建设积累了经验,树立了典范。
编辑:胡顺伟 |
![]() |
设为首页 | 联系方式 | 版权所有:第11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网站技术维护: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 |